这事儿可真是一波三折!就在不久前,网球选手穆塞蒂因为一系列操作惹怒了众多观众,转眼间,人家来了个“道歉三连”——外网发长文、镜头前签“Sorry”、赛后采访再道歉,一套操作行云流水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如今穆塞蒂的签名会居然人气爆棚,现场排起长龙,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。这剧情反转得,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!
先给大家捋捋时间线。事情起因是穆塞蒂在某场比赛中的争议行为,具体细节咱们就不赘述了,反正当时网上骂声一片。眼看着舆论压不住,穆塞蒂团队立马开启危机公关模式。
第一步,外网发文道歉。那份道歉信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,什么“深刻反思”啊,“虚心接受”啊,能用的词全用上了。不过网友们可不傻,立马开始找茬:有说篇幅太短的,有说措辞官方的,总之就是觉得诚意不够。
眼看第一波操作没完全平息众怒,穆塞蒂紧接着放出第二招——在镜头前签下“Sorry”。这一招可真是绝了!当时记者们长枪短炮对着他,只见他拿起马克笔,在网球上工工整整地写下“Sorry”,表情那叫一个诚恳。这一画面瞬间在社交媒体上疯传,不少人开始动摇:“要不……就原谅他?”
你以为这就结束了?人家还有第三板斧呢!赛后采访中,穆塞蒂又双叒提起这事,再次表达歉意。好家伙,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再坚定的批评者也不免犯嘀咕:这么接二连三地道歉,应该不是作秀吧?
展开剩余66%果不其然,舆论开始转向。有人扒出穆塞蒂以前的种种善举,有人说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”,更有人直接喊出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”。短短几天时间,穆塞蒂的风评居然180度大转弯!
最魔幻的还在后面——穆塞蒂的签名会现场异常火爆,粉丝们排着长队等待他的签名,其中就包括那些写着“Sorry”的网球。这场面,跟几天前人人喊打的境况相比,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说实话,我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策划味儿。倒不是说不能接受道歉,只是这道歉的节奏把握得也太精准了吧?一步步环环相扣,简直可以写进危机公关教科书了!
咱也不是非要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,但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现象确实值得玩味: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公众的记忆到底有多短暂?一个曾经引发众怒的公众人物,是否只要按照标准流程走完“道歉三部曲”,就能轻松洗白?
我注意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:在穆塞蒂的签名会上,那些写着“Sorry”的网球特别受欢迎,甚至成了某种“限量款”。这不禁让人怀疑,这到底是在道歉,还是在搞营销?
无独有偶,类似的事情在娱乐圈、体育圈比比皆是。某明星出轨被拍,先沉默几天,然后发声明道歉,再拉着配偶秀恩爱,最后接个公益项目——完美洗白。某运动员赛场失态,先解释是“一时冲动”,再表示要“深刻反省”,最后用成绩说话——成功翻盘。
套路,全都是套路!当然啦,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。也许穆塞蒂的道歉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呢?也许人家真的痛改前非了呢?问题的关键在于,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,该如何判断一个公众人物的道歉是否真诚?
我个人觉得,有这么几个判断标准:第一,道歉之后行为有没有真正改变?第二,是不是只在舆论压力下才道歉?第三,道歉之后有没有试图用行动弥补?
就拿穆塞蒂来说吧,如果他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够真正改正之前的错误,用行动证明自己,那这次的“道歉三连”才算没白费。如果只是雷声大雨点小,过段时间又故态复萌,那再怎么道歉也只是做表面文章。
不过话说回来,观众们选择原谅也无可厚非。毕竟,谁愿意整天带着怒气生活呢?而且,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,本身也是一种善意。
只是,咱们在宽容的同时,也得保持一份清醒。不能因为人家走了个道歉流程,就真的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。该记住的教训还是要记住,该引以为戒的还是要引以为戒。
最后,我想对穆塞蒂说一句:既然这么多观众选择再给你一次机会,那就请务必珍惜这份信任。别忘了,真正的道歉不在于说了多少句“Sorry”,而在于今后怎么做。至于那些签着“Sorry”的网球,但愿它们不只是你公关路上的一道道具,而是你真心悔改的起点。
咱们啊,拭目以待!
发布于:天津市